
热量是先进电子设计成败的关键。随着功率密度持续攀升,工程师需统筹材料选择、布局设计与冷却方案,在效率、成本与可靠性间取得平衡。了解团队如何突破散热瓶颈,达成2026年性能目标。
挑战一、在紧凑高密度设计中管理热量
功能密度的提升加剧局部热点。元件高密度排布导致能量集中于小范围,表面温度可能掩盖内部接点真实状态。电气与机械团队早期协同设计,通过优化布局、堆叠与外壳选择,有效调控温度分布。
实践要点:
规划热源时兼顾气流与导热路径,而非仅关注信号完整性
选用兼具导热性与长期稳定性的热界面材料
布局定型前预留扩展焊盘与过线的战略空间
挑战二、高效冷却与空间限制的平衡
多数项目追求更轻薄、更安静的设计,这限制了冷却方案的选择,因此每一瓦功耗都需经过精密设计。对于功耗必须保持低水平的移动和嵌入式设备,适合采用均热板、鳍片和机壳传导等被动方式;而在车辆、电信机柜和计算服务器的高功率模块中,则需热管或液冷循环等主动方案。
决策流程:
明确目标功率与允许温升
模拟气流与导热路径,再调整元件布局
在开模前通过快速原型验证假设
挑战三、混合材料热应力控制
不同热膨胀系数的材料组合(如PCB、金属框架与陶瓷封装)在启动与运行中产生机械应力,导致连接点疲劳与基材裂纹。
防控措施:
尽可能匹配材料,或增加柔性过渡层
避免用厚重的均热板锚定易损区域
通过仿真验证极端工况与环境波动下的可靠性
挑战四、性能、成本与可持续性协同
散热方案影响零件数量、重量、组装流程及产品报废处理。团队需在导电性、可回收性、供应风险与服务便捷性间取得平衡。复合材料、陶瓷与改性聚合物等新材料可同时满足散热、环保与安全要求。
评估维度:
全工作温区内的导热性能
材料老化特性与长期渗出风险
可返修性与现场维护的便利程度
挑战五、达成可靠性与耐久标准
高温是现场故障的主要诱因。控制实际负载下的结温可提升平均无故障时间。认证需包含热循环、高加速寿命测试及符合实际使用场景的开关机曲线。
测试强化方向:
在关键节点布置高精度温度传感器
测试曲线应包含启停模式,而非仅稳态运行
融合仿真、实验数据与设备日志进行关联分析
挑战六、将新方案融入供应链
卓越散热能力源于材料专家、PCB设计师、结构团队与固件工程师的深度协作。数字建模、设计自动化与增材制造技术加速设计迭代,嵌入式系统通过智能任务调度抑制热峰。
供应链协同关键:
早期共享热预算与设计约束
统一测量标准以确保数据可比性
通过小批量试产验证装配工艺与公差
探索ExpoElectronica 2026,共赴热管理创新前沿
面对上述挑战,单打独斗已难以突破技术瓶颈。行业盛会ExpoElectronica为工程师、采购决策者与产品经理搭建了直面交流的精准平台。在这里,您不仅能亲手检验最新散热材料的实际表现,并行比对不同散热方案的装配工艺,更能与负责选型、采购与组装的关键专家直接对话,在现场火热的思维碰撞中,让散热方案突破设计局限。
若您的企业专注于冷却材料研发、散热器设计或完整热子系统集成,ExpoElectronica 2026正是您对接目标决策者的绝佳舞台。我们建议您提前准备:
典型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说明
可验证的性能指标与测试数据
适配行业需求的形态规格方案
这不仅是展示技术的舞台,更是您获取最新行业洞察、把脉市场趋势的契机。届时将有超过千家全球领先厂商同台展示,数十场专业论坛聚焦热管理前沿技术。无论您是想寻找解决方案,还是寻求技术合作,这里都将为您开启全新的可能性。
现在就规划您的参展行程,
与我们共同推动电子热管理技术的下一次飞跃!
2026年4月14-16日,
期待在莫斯科Crocus展览中心与您相见!
